在“致敬英雄”中,有这样几位英雄人物,他们长期扎根基层,践行党的宗旨,坚持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甘当“燃灯者”。
“放心吧,任务完了我就回来!”每次匆匆告别家人时冯奕奕都这样说。然而,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回来。冯奕奕生前是天津市康宁监狱(天津市新生医院)副监狱长(副院长)、三级高级警长。今年9月6日,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,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,年仅52岁。
冯奕奕一心扑在工作上,他把年迈的父母和上学的孩子都托付给了同为医务民警的妻子,紧张忙碌时每天只给家人发一句“我很好,勿念”。“我也是民警,我也是医生,我很理解他,平时在家他跟我聊得最多的就是治病救人,我能感受到,他真是从心眼里喜欢这份事业!”妻子哽咽着说。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当收到司法部援鄂医疗队赴武汉执行任务的紧急通知后,时任内科主任冯奕奕第一批加入,甚至没有与家人当面告别,就匆匆踏上了抗“疫”战场。
为了不断提升监狱医疗管理质量,作为监狱医务民警,他合理规划肝炎、艾滋病和精神病犯的分押结构,参与制定尿毒症病犯的透析方案,每年组织开展常态化入监巡诊300余次,为各监狱医疗提供技术支撑,让许多疑难病在狱内就可以完成诊治,尽最大努力减少病犯的外出就诊,降低安全风险和对社会秩序的影响。
用默默无闻的坚守注解担当和责任,用青春热血与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。
在基层司法工作一线奋斗33年,扎根基层人民法庭17年的韩旭辉生前是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法院一级法官。2023年3月8日晚,他在准备第二天的开庭工作时,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,终年59岁。
当地群众对韩旭辉并不陌生,因为他经常深入到老百姓家门口开庭、就地调解、当庭结案,用心用情办好一件件民生“小案”,做实一件件民生“实事”,努力把情讲深、理讲透、法讲明,实现“三个效果”有机统一。他一生勤奋好学、善于总结,生前身体力行“先坐旁听席再坐审判椅、先敲农家门再敲小法槌、先断家务事再释法理情、先摸准良心再倾听民心、先上公正轨再开效率车”的“五先”工作法,是新时代人民法官积极践行“马锡五审判方式”,努力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的生动写照。
有一种信念叫做执着,有一种人生叫做无悔。
生前任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、三级高级检察官的潘非琼,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2年12月17日去世,年仅49岁。
从检26年来,他扎根基层办案一线,坚持群众身边“无小案”,接待来访群众600余次,办理案件1300余件,创造了“零过错、零瑕疵、零上访”的优秀业绩。
潘非琼精研业务,多次主办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。2010年,他办理的中国足协腐败案,被告人当庭认罪服判,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2011年,他办理的退休法医曲振武雇凶杀妻案,被最高人民法院《刑事审判参考》列为指导案例。2012年,他成功办理的一起组织考试作弊案,采取宽严相济、惩教结合的做法,有力维护了公平公正的考试秩序,教育挽救了一批迷途失足的在校学生。
他多次因办案难以照顾家庭,甚至因办案脱不开身而错过了妻子的分娩和儿子的高考。2022年9月,潘非琼被确诊为白血病晚期,妻子问他:“这辈子净忙工作了,后悔过吗?”他说:“生命的长短不能把握,但生命的价值可以自己决定,这辈子把一切都给了我所热爱的事业,不后悔。”
站着是一面旗帜,倒下是一座丰碑。
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副市长、公安局党委书记、局长、督察长是夏琨生前的职务。今年7月24日,夏琨在指挥处置临江市漫临线泥石流险情过程中遭遇道路塌方,不幸牺牲,年仅46岁。他在抢险救灾工作中甘于牺牲奉献,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。
从警25年来,夏琨始终忠诚履职、奉献担当。在派出所工作的7年时间里,他参与办理刑事和行政案件460余起,一步步成长为业务骨干和行家里手。调任通沟公安分局后,他带领大家在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的同时,成功破获了系列大要案件。到临江任职以后,他坚持防范为先,重点强化基层基础工作,预防违法犯罪的工作成效明显,命案连续两年“零发生”,全市警情总量、可防性案件实现“双下降”。